张明 男,1966年出生,重庆人,中共党员,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维修部水暖工。1987年在铁道部建厂局三处三队当管道工,后任班长,1999年在中铁建工集团西南分公司当技术员,2005年在中铁建工集团拉萨分公司当技术员,2009年在中铁建工集团西北分公司维修部当水暖工。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不仅要肯干,还要懂得巧干”,这是他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参加工作的第一天,面对一张张工程图纸,初中毕业的他宛如在看“天书”。性格倔强的他暗暗给自己打气:不懂,就一点一点学!稍有空闲,他就围着师傅问这问那,苦活、脏活抢着干,就是为了让师傅能多教点技术要领。晚上回到宿舍,他不顾劳累,把工作中碰到的难题记录下来,潜心琢磨。工友们看到他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劝他:“这是技术员干的活。咱们这里大学生那么多,你一个工人,瞎折腾啥?”每当听到那些话,张明只是憨笑几声,继续埋头看书和整理笔记。由于善于学习,用心钻研,长年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他在施工中总有新方法冒出来。一个个小的革新工艺,一项项不起眼的创造工法,应用到中铁建工遍布全国的工地,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针对施工现场各类管材随地胡乱堆放、易损难寻的现象,为有效管理各类管材,强化文明施工,他设计出了施工工地用支架。面对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墙体钢筋因受挤压、混凝土振捣发生偏移,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他及时发明了制作简单、快捷、成本低廉的钢筋间距定位卡。为了提高孔桩清淤效率,保证清淤安全,他发明了自装式淤泥吊装桶,巧妙地通过淤泥对吊装桶产生的压力而实现自动装淤。高铁列车高速通过站场时,屋面板受到风力等较大荷载影响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脱落,存在人身安全威胁、机械设备损坏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对此他发明了金属屋面固定卡,将屋面板与结构杆件牢牢固定,确保屋面板不会发生脱落现象……工作30年来,他先后拥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完成了近百项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成为中铁建工集团赫赫有名的技术创新能手、工友眼中的技术专家、领导心目中的业务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