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伟 男,1957年出生,江苏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测量负责人。1974年至1997年在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二区当混凝土工、测量放线工、测量放线负责人,1997年后任公司测量负责人。先后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测量放线工作是给高楼定位、为建筑施工提供依据、确保设计意图和施工质量的关键岗位,是建筑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徐伟从事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作30年,一直工作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始终没有离开过他心爱的测量仪器。早在1987年,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工程开工,其造型复杂,对测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要求,企业对徐伟十分信任,委派他负责主持该工程的测量工作。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工程测量的中专课程,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了该工程的测量工作。在工作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完成《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施工测量》论文,获建工集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测绘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由此开创了施工测量从传统经验型向知识技术型转变的先河。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23万平方米的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站房工程,党委书记亲自找到徐伟说:“西站工程特殊复杂,难度很大,这个差事非你莫属!”他二话没说,第二天离京奔赴天津工地。2009年11月底进入施工现场以后,他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十几个小时。正值寒冬还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雪,最低温度已降至-17℃。为保证测量精度,在操作仪器时他坚持不穿长大衣,不戴手套,在两米高的测量平台上,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多年来,他先后主持了东方广场、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国家会议中心等多项高大精尖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累计施测建筑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参与了国家大剧院、奥运主会场“鸟巢”“水立方”等多项高难度工程投标或施工组织设计中测量方案的编写,独立完成了《北京市建筑技术管理规程》测量部分的编写,完成了《全站仪应用技术研究》等27篇学术论文,创新23项测量放线技术、工艺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