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善 男,1951年出生,山东人,中共党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至1997年任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至2009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荣获中国地质学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奖,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全球环境变化的“起搏器”,是衡量各国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发展水平的标志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王成善教授连续3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和藏北无人区进行综合地质考察,多次跨越生命禁区,克服艰险,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他也是较早关注地质历史气候变化的地质学家之一。2006年,他担任“973”计划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和“松科一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成果促成了2009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总部批准“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连续高温分辨率陆相沉积记录与温室气候变化”,他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年5月16日,通过积极争取,他赶赴成都,连夜撰写了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科学分析材料,分析地震发展趋势,为当地政府部署抗震救灾行动提供了智力支持。震后一年多时间里,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几次奔赴地震重灾区青川,为当地申报建设地震遗址公园和开展震后科研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从教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每年80多学时的讲课任务,为研究生教授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沉积盆地分析、地球科学进展等课程。多年来,他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