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 芬 女,1955年出生,山西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1970年至1979年任燕郊三大队出纳、出纳兼党支部书记,1981年至1984年任八里庄大队塑料厂党支部书记,1985年至2000年任八里庄大队党支部副书记,2000年至2002年任兴隆公园党支部书记,2002年任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高碑店村地处北京市东长安街延长线上,距天安门仅8公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全村2300亩耕地只剩下80亩工业用地,成了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2002年5月,支芬调至高碑店村任党总支书记。一开始,村民们没把这位“外村来的”女书记放在眼里。她用自己的实干和真诚打动村民,挨家挨户走访,20多个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了当时村里的窘境:“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事可做,就业难、病不起,邻里之间纠纷矛盾多,家家门口杂物成堆,死气沉沉。”位于通惠河畔的高碑店村历史悠久,元代时便是漕运码头,商贾云集。支芬不忍看着这样一个千年古村就这么“破败”下去。她先从村里的环境治起,带领村民用两个冬天清理了污水横流的通惠灌渠,迁走坟头392座,并制定了定时定点倒垃圾等制度,在村内做到白天12小时无垃圾,彻底改变了村民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对这个敢想、敢干的女书记刮目相看。她还领着全村走出一条“文化兴村”之路。大力挖掘千年古村的历史文化,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采用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修建村民住宅,不仅保留了古村风貌,还能商住两用。以古典家具为产业支撑,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曾经的“三无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的“三有村”。她用10年时间,将一度发展迟缓的千年古村,发展成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