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猷能 男,1935年出生,四川达县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195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并留校工作,曾担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研究所所长、科技处处长、教务长、副校长、经管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等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委会主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等。曾荣获“八五”期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国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梁猷能长期担任清华大学领导职务,先后主管教学、科研、产业、网络等学校主要工作,为学校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担任教务长期间,他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整顿,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课程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和学风建设,对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保证清华在后来教学水平不断发展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兼任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期间,积极调配干部,调整领导班子,吸引人才,建立起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担任副校长后,他提出经管学院发展规划,大力进行学科调整。后来,清华经管学院发展成为一流的经管学院,在学校整体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1987年他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清华研究生院在全国评估中获得总分第一名。1994年,他又担任学校“211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对学校“211工程”的顺利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努力将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请示,他是规划的主要起草者,提出“到2011年把清华建设成为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这是对学校今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纲领性文件。任常务副校长期间,他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为学校在新时期的科学研究工作探出一条新路。在负责校办企业时,他克服困难和压力,对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进行改革。1999年校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7亿元,比1995年增加3倍,形成以同方、紫光为代表的清华校办产业集团。他主管的网络中心以及全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领导部门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