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庭 男,1941年出生,河北丰润人,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镀膜事业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5年至1967年在一机部仪表研究院任实习生,1967年至1977年任沈阳仪器仪表研究所技术员,1977年起在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7年、1990年、1991年、1993年先后4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同年获得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赵福庭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潜心钻研镀膜技术,其科研成果及论文多次获得市、部级奖励,1996年他荣获北京市仪器仪表总公司授予的“光学薄膜及光电测试技术权威专家”称号。他研制开发了几十项课题,其中,关于“定值法膜厚监控技术”的论文,在美国蒙特利国际薄膜会议上发表,得到与会者好评,并在多种专业杂志上刊登。美国OMI公司技术副总裁R. Willey博士称该论文为“里程碑性的工作”。他的彩色扩放颜色处理滤光片、离子镀、光热分离器、虹膜、无影冷反光镜等10多项课题,荣获市、部级科技进步和新产品奖。虹膜、彩滤片被行业专家认为是采用三流设备、结合一流技术,却生产出了国内最好的产品。在研制高难度滤光片过程中,他刻苦钻研,通过对带通滤光片中膜厚误差补偿过程机理的研究,攻克了制备多腔的技术难题,并形成了产品的批量化,创效益200多万元。“光学薄膜在任意厚度监控方法”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制备各类优质截止滤光片的技术难题,创效益300多万元。他所在的室从1996年人均创收10万元到1999年人均创收近20万元,成功将科研成果与市场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坚持高标准,忘我地工作,始终以主人翁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为完成用户对产品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他带领全体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从而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好评。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上,他不断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进而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的规范化,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