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 男,1941年出生,浙江象山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从事过13年的基础教育工作,1978年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1981年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0年任博士生导师;从1985年开始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曾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4项,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在首届全国十佳师德标兵评选中排名第一,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林崇德的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他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以身作则、潜心教书育人,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影响了学生,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学生中有39人成为教授,31人成为博士生导师。他说:“我把教师工作看成是教书育人并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我愿坚守三尺讲台,让学生遍布四面八方。我们总会两鬓斑白,青春却会延续在学生身上。”除了教学,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他于1985年协助朱智贤教授创建了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职务。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1983年,林崇德在国内率先提出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建构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框架,为儿童心理学的中国心理学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在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他非常重视应用研究,从1978年开始抓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3000多个实验点,受益学生近30万人。他先后撰写了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160余篇(其中1/10发表在SSCI或SCI收录的期刊上),学术专著16部,并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应用心理学书系》等大型工具书和心理学系列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12项。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大教育家斯波克(B. Spock)相媲美,我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小学管理》把他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