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功 男,1947年出生,河北人,中共党员,中铁六局天津铁建公司工人。1965年至1968年在部队服役,1968年至2002年就职于中铁六局天津铁建公司。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李继功为中国铁路建设征战30个春秋,立下汗马功劳。他先后担任了京山线“1050”改造工程、北京黄村京开公路桥、长沙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工程项目的代领工员。为了保证工程期到必成,作为施工负责人,他总是白天盯在施工现场,晚上回来组织班长开会研究下一步工作,并主动与铁路有关部门及当地政府联系,提前开通了制约工程的前期项目,为工程顺利施工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从早晨4点上工地,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坚持在现场指挥作业,嗓子喊哑了就用手势指挥。他的拼搏精神深深感动了参战职工,并受到了局领导的称赞。在重点工程京九线引入天津枢纽会战中,他所在的三队承担了京九线引入天津咽喉工程——永定新河、新引河大桥的建设,这是个一桥跨双河的水中双线桥,作为领工员的李继功深知面临着工期后门被关死、工程质量要创一流、施工技术复杂等多重考验,他和职工一起迎难而上,本来25天的施工准备期,他们仅用10天就完成了。为使施工有章有法,李继功这位专啃“硬骨头”的汉子,虚心向技术员请教,熟悉每张图纸,并与施工现场一一对号。施工一开始,他就坚持一线指挥,每天盯在现场,将每道工序、每个部分进度、劳动组织的情况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对存在的问题绝不马虎,使现场生产指挥忙而不乱。为创一流的工程质量,李继功严格管理,他对于每道工序除明确责任到人外,还确定一名总负责人,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他认为“心中有尺寸”是工程指挥人的一大基本功,所以,他指挥生产就是抓住工程尺寸不放,从图纸到实地,绝对不能走样。他发现钢模有误差,虽然在允许范围内,但他仍坚持重新制作;他严把材质关,随时提醒技术和材料人员,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进材,以保证质量。“复核”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复核时他认真得就像检察官一样,坚持不复核绝不施工,毫不马虎从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他的工友承建的永定新河、新引河大桥终于胜利完工,该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