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英 女,1921年出生,山西襄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1950年至1956年任世界卫生组织雅司病技术专家,1957年至195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进修,1959年至1978年在中国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任主治医师,1978年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57年,李桓英到英国伦敦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进修,学成后的1958年她毅然拒绝了世界卫生组织继续聘任她的邀请,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条件,瞒着已在美国定居的家人,只身经伦敦绕道莫斯科回到祖国。她说:“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于我的祖国和人民。”1959年被分配到中国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工作,70年代初被下放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她用自己所学积极为群众看病,受到当地群众的赞誉。1978年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工作,从此投身于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1979年她赴广西、云南考察麻风病防治现状,并与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皮防所选定了西双版纳勐腊县的3个麻风寨为防治所研究试点,在当时那个见到麻风病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年代,她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深入麻风病人群,和他们吃住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给长期与世隔绝的麻风寨送去了希望。1983年她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却极少现场实践的联合化疗方案首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的麻风寨进行现场短程联合化疗试点,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接受治疗的病人全部取得满意疗效,后经10年跟踪观察,无一例复发。短程联合化疗在现场试点的成功,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在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她先后和世界卫生组织签订了1985年至1990年、1992年至1997年共10年的麻风病防治合作计划,争取到免费的药品、仪器设备和约100万元的防治经费。此种疗法迅速在云南、贵州、四川乃至全国推广,使麻风病人数量迅速下降,经她治愈的麻风病患者至今已达1万多人,复发率仅为0.03%/年,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小于1%/年的标准,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