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海 男,1965年出生,湖北人,中共党员,首钢总公司技术中心科研管理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7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学生,1987年至1989年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8年历任首钢总公司技术中心炼钢研究室科研员、炼钢室主任,1998年任首钢总公司技术中心科研管理处副处长。1996年获得北京市优秀科技人员三等奖,1997年至1999年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竞赛标兵,1998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李本海一心扑在科研开发工作上,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尽心尽责,努力工作。为实现铸机高效化改造,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主持开发了“压力水膜结晶器”这项实现铸机高效化的新技术,克服了许多技术方面的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并在第二炼钢厂推广应用,效果显著,铸机平均漏钢率下降到0.18%,同比下降了31%,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256万元/年·台,荣获第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他和课题组的同志不畏艰难,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和热模拟机技术,成功地开发了“高效曲面结晶器”,并在工业性试验中取得重大进展。第二炼钢厂以这两项新技术为依托,对4号、5号铸机进行了高效化改造,铸机拉速提高0.5米/分以上,每炉钢水的浇钢时间可以控制在60分钟左右,转炉的平均出钢温度下降29℃,这两项重点科研课题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使首钢在连铸机高效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冶金企业的前列,它们成为首钢的独有技术。截至2000年,他带领大家先后完成30余项科研开发项目,其中,中间包无摆槽自动开浇工艺可使钢铁料消耗降低1.5公斤/吨钢左右。中间包气体保护浇注装置已经在首钢第三炼钢厂推广应用,连铸坯的氧含量可降低25%左右,有效地改善了铸坯的内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