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男,1963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首钢第一建设安装公司机装分公司焊工班班长。1981年参加工作,1981年至2004年在首钢第一建设安装公司机装分公司当焊工,后任焊工班班长。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1年,王文华高中毕业,到首钢第一建设安装公司机装分公司当上了一名焊工,与焊枪结成了最亲密的伙伴,他先后参加了炼铁厂、炼钢厂、氧气厂、自备电站及中华世纪坛等十几项重大工程建设,从一名普通的焊工成长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他每天利用工余时间,用焊条头在废钢板上反复练习运条速度和角度,揣摩起弧灭弧的要领,下班后用绳子绑着两块砖头吊在双臂上,平举锻炼臂力,换来了手握焊把连续焊接几个小时,手不抖腿不软的硬功夫。工作中无论严冬还是酷暑,哪里有急活、难活,他都冲在最前面,真是顶着烈日、烤着火,蹲在那里一干就是一天,手上、胳膊上、腿上、脖子上被焊渣烫得伤痕累累,但他全然不在乎,几乎到达了痴迷状态。在举世瞩目的中华世纪坛建设中,业主聘请的焊接专家周文英负责监督质量,逢人便问:“王文华来了没有,在哪儿呢?第一道焊口让他开,关键部分让他焊!”那天,他的焊枪一响,周围观者如堵,第一道焊口一焊完,现场掌声雷动。后来,安装公司承建的中华世纪坛旋转圆坛钢结构工程,荣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1993年,王文华奉命赴印度尼西亚参加IKPP公司400吨锅炉援外工程,直接负责焊接全过程的质量和技术。施工中由于厂家提供的焊接设备不全,造成一条300米长、直径只有8毫米的管道无法焊接,在场的外国专家束手无策。王文华经过两天的琢磨和试验,打破常规理论框架,大胆使用大规格、大直径焊条,采用断弧焊接方式,一举获得成功。厂家老板和外国专家连声称赞:“中国工人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