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爱华 女,1957年出生,江苏人,中共党员,北京清河毛纺织厂精织车间工人。1977年至1980年在北京市西郊农场插队,1980年至1997年在清河毛纺织厂精织车间当挡车工。她曾连续6年被评为总公司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被评为“全国纺织巾帼建功标兵”,1992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1992年、1993年连续2年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竞赛标兵,1994年获得北京市纺织系统“十佳党员”光荣称号,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鲁爱华从跨进清河毛纺织厂的大门至今一直工作在织布机旁,她每天都早来晚走,出满勤,干满点,各项指标名列全车间前茅。仅1993年、1994年两年,产量就完成42062.40米,比计划超出8203.20米,质量节约57240分。在开展“千米无疵布”竞赛中,创累计高达15325米无疵布的好成绩。1991年为赢得市场,企业大量开发新产品。面对花形复杂、断头率高、生产难度极大的新产品试制任务,鲁爱华主动请缨。为确保质量,她每5分钟查一次布面,每10分钟走一次后车巡回,每半小时查一次布卷。经过反复摸索实践,她总结出一套提高质量的操作法,在她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新产品终于试制成功,是当时市场最畅销的产品。1993年第二季度,出口任务重,大部分是格子纯毛花呢,经纬纱多种颜色排列,经支粗,纬密小,换梭快,并且开扣严重,生产难度大,进度不等人。面对这种情况,鲁爱华主动提出换班吃饭,加班、加点,她克服困难全月累计加班加点40多个小时。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70万米的出口任务。1994年车间引进了一批在国际上也称得上先进的设备片梭织机,鲁爱华又是第一批接受了技术培训,她虚心好学,分秒必争,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能。到了1994年的下半年,车间通过综合考虑,又决定把鲁爱华调到指标完成倒数第一第二的苏拉织机九组,充实这个班组的骨干力量。她来到这个组,协助组长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她不但自己把车挡好,还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其他同志,哪台车难挡,别人开不开,她就去挡哪台,帮助其他同志接夹梭、拆布、处理停台,跑前跑后。在她的带领下,苏拉织机九组的组员们干劲十足,月月完成生产任务,生产指标跨入了前3名,进入了先进行列,小组出现了人和、上进、拼搏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