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选 男,193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留校任教;他是著名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曾获得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金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荣誉,曾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67年,王选与陈堃、许卓群等同事研制成功DJS 21机的ALGOL 60编译系统并推广,成为国内最早得到真正推广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之一。从1975年起,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1979年汉字精密系统的主体工程研制成功,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一张8开报纸底片。1980年,以他为首的课题组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排出样书。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得到彻底改造,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使中文印刷排版业从铅与火的时代进步到光与电的时代。从1981年开始,王选开始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带领队伍先后研制成功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的国内报业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闯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他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榜样,赢得了世界范围的高度评价与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