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馨 男,1942年出生,上海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同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81年至1983年在日本“丹下建三都市与建筑事务所”研修,参与了新加坡国王中心和尼日利亚新国会大厦的设计,后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总建筑师。1990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生”称号,1992年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早在1972年,当时刚30岁的马国馨就作为主要建筑设计人之一承担了其建筑设计生涯中的第一个公共建筑项目——北京国际俱乐部的设计工作。国际俱乐部有1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包括网球馆、室外游泳池、餐厅等建筑。国际俱乐部的设计施工用了一年的时间,马国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由此他与体育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976年,他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建筑负责人之一主持设计了毛主席纪念堂。为承办1990年的第11届亚运会,国家决定建设亚运会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他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这一重任。作为一名曾师从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丹下健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设计师,他的眼光充满了国际性和前瞻性。他率先在国内引入“城市设计”理念,不过分强调各栋建筑物自身的独立和完整,不单纯地研究各栋建筑物孤立的形态美,而更多地关注建筑群整体的组合关系。在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做环境设计方案时,他将建筑、道路、绿地、水面、树木、雕塑等众多元素相糅合,使其互相协调互相衬托,从而突出整体环境效果。有专家评价他的设计说:“将整个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当作了一个巨型雕塑来加以考虑,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的整体环境设计。”正因为马国馨前瞻性的理念,在申奥之前,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就已成为北京“绿色奥运”最生动的写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