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宗祥 男,1936年出生,河北献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二工区三队队长。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市政一公司二工区组长、核算员、班长、段长和队长。1981年、1988年先后2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4年获北京市特等劳模称号,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鲁宗祥从1979年起担任北京市政一公司二工区三队队长,他带领职工努力拼搏,为首都的市政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任队长的十几年间,他率队在首都完成了100多项工程。从老北京的龙须沟改造、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街的改扩建,到国门第一桥三元桥、四元桥及二、三、四环的建设,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20世纪80年代末,修建天安门地下通道时,正值三九严寒,他和团队不畏严寒、连续奋战。修建三元桥时,他不畏重重困难,靠着一股拼劲,硬是拿下这一工程,向国庆35周年奉献厚礼。他率队承担的国宾馆、中南海两项道路工程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他领导的天安门地下通道、南外二环、刘家窑立交桥等施工过程以“便民利民不扰民,修路想着行路人”的文明施工作风赢得信誉。在南外二环、先农坛体育场、国际网球中心等多项急、难、紧的施工任务中,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均取得好成绩。他刚当队长时,工作还在老框框里,他决心走前人没走过的施工管理之路。在分配上,他一改以往不论工作好坏,有奖一律平分的办法,实行联质、联产、联责的计奖办法。后又实行了用工定额管理,以超额工时作为计奖的制度。在机械的使用上,他制定出以活定机、以机定人、人机配套、一机多用的方法,大大提高机械作业率。在施工指挥上,他制定了抓大工程,以大带小;抓主要工程,以主带附;抓关键措施,带动全盘的战略。由于多年在工地上奔波,使他身患颈椎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他口袋里老装着药,血压上来就吃一片药顶着,颈椎疼起来就抽午饭时间到医务室做牵引。等一上班就钉在工地,一钉就是大半天。有心人曾给他算过一笔账,他当队长14年,没休过星期天、节假日,700多个休息日全部奉献给了工程。上级安排旅游、疗养时,他总是放弃或让给他人。组织上多次给他提升的机会,都被他谢绝。他说:“我在工地上积累了一点施工经验,一线更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