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鹏 男,1935年出生,河北香河人,中共党员,北京光学仪器厂401车间棱镜组组长。1949年在北京东北苑眼镜厂当工人,1956年在北京玻璃四厂当工人,1959年在北京通县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63年在北京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1年、1988年先后2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程玉鹏是北京光学仪器厂401车间棱镜组组长,从事光学加工工作40年间,以主人翁责任感勤奋钻研技术,忘我进行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承担厂里主导产品经纬仪的关键部件屋脊棱镜、阿贝棱镜等各种光学棱镜的加工任务。尽管他仅有初小文化水平,但他凭着实践经验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解决了一系列生产上的难关。当时,我国自行设计的光学经纬仪的光学加工工艺陈旧,棱镜加工是用石膏盘法手工改角加工,合格率只有40%,这极大地影响了国产经纬仪的产量和质量。程玉鹏对工艺大胆革新,设计出“45度垫板靠体加工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棱镜的质量,由一人月生产100块,提高到月生产800块。TDJ2型经纬仪是厂里的主要产品,每台仪器需用两块高精度屋脊棱镜,每月要加工数百块。20世纪70年代生产这种棱镜采用的是单块改角加工办法,第一、第二平行差用手工改进,只有高级工能操作。他研制了一套屋脊棱镜靠体,使第一、第二平行差合格率达到98%以上,并由过去的单件加工改变为几十块成批加工。单件工时由8小时降为2.1小时,为TDJ2光学经纬仪的大批量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该产品于1987年被评为“部优”产品。瑞士光学行业专家评价这种工艺“有国际先进水平”。经纬仪产量的提高,使棱镜加工供不应求。他合理组织生产,带头努力增产。每天他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常加班到深夜。从1985年至1989年6月的4年半时间里,他完成工时34500多小时,比应完成工时多出21000多小时。用4年半时间完成了14年的任务,创造了29.88万元的纯效益。他先后带过十几名徒弟,在技术上耐心指点,认真辅导。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生产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