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增 男,中共党员, 北京市艺海实业总公司经理。1979年在通县西集乡政府工副业办公室工作,1980年任乡工副业组副组长,1981年任西集服装厂(北京艺海事业公司的前身)厂长。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98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梁仕增经过10年艰苦努力,将一个乡镇服装厂办成为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科工贸结合的企业集团——北京艺海实业总公司。梁仕增是大运河畔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1981年,西集服装厂只有10多间瓦房,30多台脚踏缝纫机,企业亏损3.8万元,账面仅有0.62元的流动资金。职工人心涣散,劳动纪律松弛。他首先创立了规章制度,公布管理办法,边干边整顿,借鉴农村土地“大包干”的办法,建立了“四定一奖”为主要内容的“层层包、层层保”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将各项指标依次分解到科室、车间、班组和个人,改革了分配制度,实行了工资奖金与承包任务直接挂钩的办法,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利润5.2万元。1983年,他扩大企业规模,变加工型企业为生产型企业,服装厂变成了“艺海”工艺品厂,并推陈出新,在文房四宝等装饰品基础上开发了铜制品、景泰蓝等100多个新品种,年底完成产值121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1984年至1987年,艺海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上新项目,把原来的金属制品车间改成一个现代化养鸡设备厂,克服了一无图纸、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等重重困难,当年投产当年就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到1985年,企业已基本形成了工美文化产品和养鸡设备两个分厂两大主体产业的艺海总厂,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企业还狠抓机制完善,实行了“层层包,层层保”的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到1987年,企业完成了产值1000万元,实现了利润2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