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荣 男,1923年出生,北京房山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琅山宿舍居委会党支部书记。1938年在房山煤矿做工,1943年在宣化铁矿做工,1948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云母矿做工,1952年在首都钢铁公司当工人,1979年在居委会工作。1973年至1979年连续7年被评为首钢先进生产者,198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袁士荣1979年退休后担任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他把一个没有经济收入的居委会建成拥有100多万元资产、年盈利上百万元的居委会,并安排了116名残疾青年就业。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社会福利工作先进个人。他刚退休时,有人知道他懂管理、有技术,想高价请他出山。他认为自己是党员,居民区人民生活不方便,应该为解决居民困难办几件实事。他不顾家人的阻拦,推掉了来人的邀请。他上任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党支部大会,就宣布一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1980年,他组织居委会的20名待业青年,自带缝纫机,成立了缝纫社。他从退休金中拿出200元做基金,买回下脚料,加工成小孩衣裤、围嘴、枕套、座套等物品。他骑自行车到20里外的山区去卖货,形成了初步盈利。1982年,他又办起了金属结构厂。他和几位老师傅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与青年工人一起干。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当年就获净利润10万元,并安排待业青年60多人。1982年,他看到退休职工没有活动场所,就盖了工人活动站,购置了电视、象棋等娱乐设施,还订阅了20多种报刊,受到了退休职工的欢迎。他还办起了知青理发店,腾出居委会办公室办托儿所、为孩子购置了各种物品。现在托儿所已经能够接收80多名儿童。1983年,他倡议办起了居民区红十字卫生站,方便居民看病。居民区有10多名残疾青年,这些人工作安置难,思想苦闷。他在1984年成立了福利社,下设金属结构、汽车修理、电视修理、工程队等几个小企业,共接收残疾青年116人,占全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青年的60%。他还专门组织了残疾人婚姻介绍所,为他们牵线搭桥。共举办了3次全市性的残疾人联谊会,为14对残疾青年解决了终身大事。从1986年开始,他先后支付50万元,为143名残疾青年办理了养老保险。每位残疾男青年到50岁、女青年到45岁后可以在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解除了残疾青年的后顾之忧,受到他们和家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