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金奎 男,1938年出生,北京通县人,中共党员, 北京市地质调查所工人、磨片技师。1958年参加地质工作,先后在地质局103队、耐火材料队、综合地质队任地质实习生、地质助理技术员,1963年在综合队、102队、地调所从事磨片工作,1988年被评定为磨片技师。他连续14年被评为地矿局先进生产者、技术能手、优秀党员,1981年、1984年先后2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地矿部评为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单金奎是北京市地质调查岩矿磨片工,年年都高质量地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对地质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矿局被誉为“磨片状元”。他工作中总是以忘我的劳动赢得时间。按地矿部规定的岩矿薄片每人每天完成7件的定额,每年以270天工资日算,每个磨片工应完成1890件。而他年年高质量地超额完成。仅1981年至1984年共完成光薄片19837.5件,平均每年完成4959.4件,其中1984年就完成6129件,提前8个月超额全优完成年计划的264.82%。他二十几年如一日加班加点地苦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63年,他刚学会磨片就遇上了风化岩石磨制成薄片的困难。既没有现成的树胶,又没有资料介绍,于是他每天利用工余时间,称试剂、换配方、试验探索。开始用蜡、松香、松节油胶合,虽然不影响片子的鉴定,用片单位也满意,但他看着不美观,又继续试验,最终用环氧树脂胶合成功,使风化岩石磨制成薄片,达到100%的合格。他总结出切片“四因素”、磨片的“四协调”。同时还试验和比较了不同的抛光物料的特性和对不同矿物岩石的选择性。这些经验的积累使他掌握了一整套高超的磨片技术。不管是松软的黏土片,还是强烈风化的岩石片,甚至坚硬的刚玉片,凡经他手无一不成。他遇难排难,经他手能磨制出各种用途的薄片。一般薄片面积2cm×2cm,他根据需要经常磨制6cm×8cm、8cm×10cm甚至更大面积的薄片。他不仅在工艺改革上有突出成绩,而且在机器创新上也迈出了大步伐。20世纪60年代的切片机,要用手托着湿砂进行切片,既脏又累而且效率低。他研制成砂斗自动带砂切片机,提高工作效率6倍。他对XQPi-66型单刀切片进行改造,使之达到每分钟1800—3000转(4个级别),从而发挥了金刚砂刀的优点,提高工作效率4倍。他总是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节约资金。一般磨片用过的金刚砂大部分顺水冲走废弃;他常年备一个水缸,把用过的零散金刚砂放在缸内积存,经反复淘洗,继续使用。经估算每年平均节约金刚砂150公斤,价值450元,从1963年以来,共为国家节约资金近万元。领导多次派他到北戴河进行休养,他都把机会让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