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熙寅 男,1938年出生,北京通县人,中共党员, 北京市通县潞河中学高级教师。1954年参加工作,历任通县小街、大稿村、司空分署街小学教师,1961年至1965年中文系毕业,在潞河中学任教师。1957年被评为河北省少先队优秀辅导员,1959年被评为北京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市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金熙寅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倾注自己的精力和心血,教书育人,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培养学生。他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语文教学中,以“面向未来,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提高效率”为指导思想,进行改革试验,取得明显成效。1989年,他创造并完善了“四课型教学法”(自学课、讨论课、欣赏课、练习课),并以卡片教学法为辅助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普遍提高。他所带的1981、1984两届初中毕业班均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其中1984届初三(3)班2次被评为“全国红领巾读书奖”活动先进集体。他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经过几年努力,总结并撰写了近40万字的教学论文,出版了《班主任书简》《作文教学改革初探》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