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励身 男,1933年出生,天津人,中共党员,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三室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北京电力设计院、二机部设计院(后改名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工作,曾任核二院技术员、工程师、副组长、组长、三室主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1989年获评能源部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沈励身作为我国核工业第一次和第二次创业的实践者,终生为“核军工”与“电力设计”两件大事奋斗。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能独立承担和主持重大工程设计,具有指导和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1953年到1958年,他在电力设计院做过新乡等9个热电厂的设计。1958年到1983年,沈励身进入核二院工作,参与了801、821、816、827-1等多项核工程项目的设计,取得显著成绩,在设计和建造大型反应堆中,每一项工程都有他设计的图纸,曾连续8个年头深入工程现场,每年在工地至少住上6个月,多时达11个月,但他从不计较个人荣誉与得失,常常工作到深夜。他先后参加了军用反应堆工程一回路和辅助回路工艺流程及厂房布置设计,1055清洗厂房的施工设计和专用设备设计工作,为我国第一座大型生产堆的建设做出贡献。他主管设计的反应堆工程主泵出口增设旁通阀,用于调节流量,使反应堆冷却水量不受电网周波变化的影响,保持恒定流量,保证了反应堆的安全生产。1984年以后,在核二院转民工作中,他组织开发火力发电厂、热电厂的工程设计,与技术人员一起从零开始,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开创了全面开发火电设计的新局面,其中核二院设计的第一个热电厂——投资近亿元的新疆石河子热电厂于1987年成功并网发电。仅仅5年就完成了13个火电站、2个供热工程及1个城市供热规划的不同阶段的设计任务,获得了用户的好评,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他始终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审查和修改过几千张设计图纸。他参与设计的821和404革新挖潜两个堆变两个半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参与设计的反应堆工程主泵出口增设旁通阀,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集体项目奖和国家优秀设计奖;反应堆余热发电工程设计获得国防科委集体奖;热交换器设计获得国防科委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