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希年 男,1944年出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68年任山西临汾染料厂技术员,1977年任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技术员,1985年任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党总支书记。1981年、1984年、1988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江希年1979年调入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致力于太阳能技术方面的研究。在10多年时间里,负责研制成功了双筒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模拟装置、抗冻太阳能热水器、猪场大型沼气工程、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等10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他担任所长职务之后,尽管行政事务缠身,但仍继续承担各项课题,并且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科研发展方向和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上。他先后提出了“太阳能光电光热联合系统”“无电地区冰箱”“全天候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等课题,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都获得了专利,部分已用于生产领域。1986年,他为了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带领大家引进了加拿大吸热条生产线,经过不懈努力,平板型太阳集热器产品形成了规模生产,在当时销量雄踞全国之首,并销往了北欧、东南亚市场,实现了出口创汇。为了将研究所改成“科技经营性”实体,他将研究室改组为技术研发部,以技术或产品为龙头,尽快把科研成果商品化。1988年创办了北京市桑普技术公司,全面引入了民办科技企业“四自”的运营机制,先后进行了干部聘用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制和按绩效分配的综合工资等一系列重大内部改革,并明确提出走“技术为先导,技工贸一体化”战略思想,从而使太阳能所和桑普技术公司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太阳能所连续7年被市科委评为市属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一等奖”,桑普技术公司被开发区评为优秀新技术企业、经济20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