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年 女,1935年出生,北京昌平人,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朱荣年在执教的36年里始终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1981年5月,为了刚接手的即将毕业的“乱”班,她带着8岁的孩子住进学校放煤的房间,以便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对学习吃力的学生给予学业辅导,提高学习质量。在她的严格管理下,所带班级在毕业统一考试中名列前茅。她年年担任班主任,早来晚归,几乎不休节假日,视工作为生命,把众多后进生调教成优秀生,所执教班级学生的巩固率、及格率、升学率都达到100%,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她在教育领域工作,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无怨无悔,把“差”班、“乱”班带成先进班。她说: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既感受到教书育人的艰辛,同时也享受到园丁的欣慰与快乐。一个学生自幼离开亲生父母由别人抚养,中途养母病故,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因为从小缺少交流,她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异常淡薄,性格变得孤僻倔强,不仅不服家长管教,还私自外逃,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家长对她失去了信心。在这名学生出走的日子里,朱荣年心急如焚,不仅进行家访,发动学生四处寻找,晚上下班后自己也去找。学生回来后,她嘘寒问暖,让这名学生有所触动。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集体的温暖,她一面劝说家长,一面要求班里学生都要关心爱护同学。朱荣年与学生形影不离,关怀备至,天冷了给她带衣服,把吃的放在她书包里,进步了及时表扬,并向家长汇报;星期天把她接到家补课、讲故事。学生终于不再出走,后来以优异的成绩中专毕业。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使朱荣年悟出一个道理:任何事业要成功都是把人的因素排在第一位,欲治教,先育人,育人就要抓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