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琨 男,1936年出生,河北沧州人,中共党员,北京市东北郊粮油仓库业务科防虫班班长。1972年在北京市西直门粮库当工人,1989年在市东北郊粮油仓库任班长。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979年获评全国粮食系统劳动模范,1985年获评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1981年、1984年、1988年先后3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朱宝琨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粮食防虫工作。为提高粮仓防治害虫,减少杀虫药剂对粮食的污染,提高防虫机械化程度做出了突出贡献。防虫工作主要是春、夏、秋三季,这是害虫繁殖季节。10年来,他坚持每天早晨6点以前到现场,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下班后,他继续投药,看护投药货位,检修机械。有时晚上库里来了粮食,他连夜用药打防虫线,防止虫害传播。他家与粮库仅有一墙之隔,一年中他有七八个月住在粮库。1984年,他的两个孩子患病,工作忙脱不开身,他让爱人多照顾,他没有请一天假。为了培养青年人,他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12个小时,往返300多公里进行家访,团结职工共同做好工作。防虫有科学研究的技术含量。他文化程度不高,为此他晚睡早起学习业务,利用节假日去图书馆查资料,到化工实验厂和科研单位向专家请教,自费购买了《化工字典》《昆虫》等书刊,经过几年的钻研,他了解了常用药品性能,对几种常见害虫进行了抗毒性试验,初步掌握了防治的办法。同时对国内200多家药厂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在中国注册的30家外国农药公司经营的68种农药的名称、药性做到了心中有数。10年来,他先后试用多种方法,以及多种高效低毒药品,共处理了5亿多斤虫粮,为保粮节粮做出了贡献。为了解决高大立筒仓的储粮害虫的防治,他承担了“立筒仓大型投药机”的研制工作,这是部级科研项目。他用了几个月时间跑金属结构厂、化工设备厂、化工机械厂等单位,翻阅了大量资料,为了节省上万元的氩弧焊机费用,还将普通焊机改成氩弧焊机。经过两年多努力,立筒仓大型投药机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还研制了3套预防粮食虫害的喷药机、快速蒸发机等项目,被国际同行采纳和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