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仲山 男,1949年出生,北京通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市通县梨园镇大稿村农工商联合公司经理。1966年在通县梨园镇大稿村务农,1979年任大稿村铸造厂厂长,1985年任大稿村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后任大稿村党总支书记、北京市京洲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是北京市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9年、1995年先后2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9年、1995年先后2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邢仲山同志带领大稿村村民改变了本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变成全国知名的精神文明先进、物质文明发达的村庄。1978年以前,大稿村贫穷落后,村民生活困难。1978年他任村集体工副业组组长时,组建全村第一家集体企业“大稿木器厂”,并担任厂长,实现了当年赢利,使村集体积累由过去的举债转为赢利2万元。他发展村办企业,相继兴建综合修理厂、铸铜抛光厂、玻璃器皿厂、铸造厂等5家集体企业。1983年,全村已有近百名村民从事工业生产,不但提高了村民家庭收入,也使村集体经济年利润达到32万元,全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1985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勾画了新农村发展路径和蓝图。他开办了7家村办企业,组成了村办企业集群。到1987年,全村已有300名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生产,实现年利润超过百万元,村集体积累超过了千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3000元。1985年到1988年,村里投入300万元购置了全套农业机械,在通县率先实现农业种、管、收、储、加工全部机械化。常年从事农业人口由几百人减到30多人,大批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1989年,实施旧村改造,投资1210万元建成9栋共56000平方米的住宅楼,413户村民迁入新楼,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9.5平方米。到1992年年底,村集体企业已达27家,净资产超过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48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47万元。他积极倡导经营机制转换。1992年6月,村里率先创建全国农村首家企业集团公司——北京市京洲企业集团公司。公司辖6家分公司共31家企业。到1994年,村集体经济生产总值达到2.25亿元,年度经济收入达到1910万元,上缴各项税金突破千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