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玢 男,1931年出生,山东陵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木材公司北京木箱厂工人。1952年在北京当木工,1956年在北京木箱厂当锉锯工。1981年、1984年、1989年先后3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国家物资部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国家物资部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申玉玢坚持技术革新,先后完成了130多项木工机械刀具、刃具的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只上过两年小学,搞设计、画图纸难度大。他画一张草图要画几十遍,草图不规范,加工人员无法加工。他开始学习初级绘图知识,遇到困难就向有专长的人请教,终于掌握了绘图基本知识。他改造了齿距调节器,使锉锯机在不停车情况下,可以任意调节5~40毫米的齿距。他又集中精力进行加工设备的改造革新,先后完成了锉锯机、压料机、可调式扒槽机钻头、双面开榫机刀具、地板压料机、多刃鱼形刀等改造革新。其中,双面开榫机刀具的改装为国家节约资金1800余元,制作多刃鱼形刀120多块,节约资金6000余元。1988年,他与设计人员共同研制的“组合家具连接件”,经有关部门鉴定为:方面简单,增加了连接强度,提高了组装拆卸性能,可取代成本较高的“偏心连接件”,成本降低了3/4。他所在的车间机械设备多,备品备件复杂,每月需要领用的备品备件在万元左右。他考虑修旧利废,为企业降低成本。厂里库存积压了24号锯条,影响了资金周转。他将用过的24号锯条竖着劈开,一条改成三条,焊接后装在小带子锯上使用,共改成小带锯条156米,从而为企业节约资金4000余元。厂里买进两台被淘汰的万能工具磨床,由于没有电机、皮带轮,磨床不能使用。他找相关万能工具磨床的资料,自己制图,进行改进,经过20多次试验,使磨床能磨出立刨刀、开榫机刀和各种异型刀片。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资金4.1万元。他从国外木工机械展览会上看到一台圆帽榫机,从中受到启发。他用一台手动凿眼机改制出了一台圆帽榫机。可以加工6~12毫米的各种规格的圆帽销。不仅节约资金2.2万元,还节省了原材料,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