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生 女,1953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北京市皮鞋厂二车间工人。1975年参加工作,在北京市皮鞋厂生产车间从事划料工作。1988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王燕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北京市皮鞋厂划料工作是一项比较艰苦的工作,既费体力,又费脑筋,技术要求很高,一天下来,腰酸腿疼不说,脑子还非常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从没有叫过苦。为了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技术,她每天都早来晚走。她深知,划料的技术水平提高一分,就可以为国家节约一分原料,一定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她认真钻研技术,不管是老师傅,还是年轻的同事,只要有好的经验就学,不懂就问。经过四五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她不仅掌握了划料的基本技术,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节约原料的工作方法。她划的料,部位使用得当、吃伤合理、排紧插严。在她划料操作过程中,心、眼、手并用,做到划一、看二、眼观三,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牢牢掌握在心中。由于她工作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因此,她的工时利用比别人充分得多。辛勤的耕耘必然结出丰硕的成果。自1980年以来,她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每天都能完成一天半的工作, 1986年完成工作日487天,1987年完成工作日734天,1988年完成工作日571天,1989年上半年完成工作日264天。她是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还是一名节约能手。由于技术熟练,用料得当,节约了大量的原料。仅1986年至1989年上半年共节约牛面皮7200多平方米,价值4.3万元。她划的活合格率达99%以上。她的小孩得了心肌炎,需要在家休养。她只请两天假在家中照顾孩子。班组同志到家中看望,闲谈时说出目前车间任务紧张,周五休息还要加班,周五早晨她已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按说她在班里月月超产都是第一名,奖金也应该是第一名。但是,由于当时平均主义思想较严重,每次算奖金都要给她抹下一部分,她从未提出异议。有时任务紧了,车间采取累计超产计件,超产越多,奖金越多。有的人为了多得奖金忽略节约和质量。她始终把质量和节约放在第一位,她说:“我是工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