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富 男,1938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职工大学教师、副教授。1959年毕业于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留校任教师,1963年在北京房修一公司任技术员,1978年在北京房地产管理局职工大学任教师。1985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国家城乡建设部劳动模范、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是中共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王希富在体视投影理论和体视投影作图技术研究中,获得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成果,取得了学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并为创立体视投影学术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使我国的三维图学从落后状态一举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设备简陋、经费短缺、资料缺乏的艰苦条件下,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体视投影,这是国内外图学界棘手的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从1600年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学者专家都在为这项技术的成功而努力,但均未有重大突破。为了研究这个难题,他用补发的工资购买研究仪器,去图书馆一本一本抄资料,在只有4平方米的小屋里苦苦探索,整整7年时间,画了几百张体视投影草图。其间他在住院13次的情况下,还在病房里计算数据。1984年,他解决了体视投影的关键部位“扩大成像”问题,成功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大视野动态体视投影图。解决了国际体视投影研究300多年没有解决的难题,使其走向实用工程图的行列。该技术代替模型在全国推广,每年可节约上千万元的模型费用,并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规划、园林、采矿、军事、航空等领域。1985年,他又成功地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全景体视投影图。这幅图在体视投影发达的德国展出时受到高度评价。1987年,他提出“全视野牵引法”理论,成功绘制出“超常规差全景体视投影图”,打破了国际体视投影研究中的金科玉律,使体视图最大视差由7°扩大到14°,高度由60~70毫米扩大到120毫米。他在1987年撰写出60余万字的专著《体视投影学》,填补了国际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