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润海 男,1965年出生,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北京站工商检查站干部。1984年参加工作,任北京火车站工商检查站检查员,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马润海热爱工商工作,他秉公执法,为政清廉,以实际行动为工商队伍增光。当一名合格的执法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北京站工商检查站的主要任务是在列车进站停车后,旅客出站这一短暂时间内发现混在旅客中的携私贩私等不法分子,并根据政策法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处理。时间短、客流集中、人员复杂,是他们工作环境的主要特点。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需要他们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这是工作的主要难点。他根据老同志的指点,按“做贼心虚”来分析观察。他经历过一次从广州来京的火车,出站的人快走光时,来了一个30多岁的男人,带的东西不多,只有两个提包和一个女用化妆盒。这人走着走着看见他,就匆忙折回去又往站里走,还有意做出要找东西的样子。他觉得可疑,就叫住询问,那人说中转签字后回兰州。根据经验中转的人都是急急忙忙抢着出站,这个人却很斯文,于是他果断地把人带回检查站,结果从化妆盒里搜出1000多块走私手表。准确识别违法分子不易,用法规政策教育他们承认错误事实,依法接受处理更难。他们总想侥幸应付过去。有撒泼耍赖、暴跳如雷,把办公室玻璃和自己手表打得粉碎的;有寻死觅活,吞钉子以死相抗的;有威胁恫吓,打击报复的,他的自行车没多长时间就伤痕累累,车带一次被扎了十几个洞;还有行贿或托人说情的。面对这类人群,他把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做到不急不恼,不感情用事,保持冷静,反复耐心地讲政策法规,特别注意说话语言文明,防止激化矛盾。在执法过程中,他注意积极宣传法规,让群众知道他们每处理一个案件,都是根据国家的哪一条法规,为什么这么处理,把处理案件的过程变成普法教育的过程,让群众可以随时用法规这把尺子衡量工商检查工作。他工作5年来共查处2700起案子,基本上没有出差错。他和同事们从馒头中查出过倒卖的粮票,从空心拐杖里掏出过鸦片烟,从栽着鲜花的盆里搜出过走私手表,等等,为把住首都经济大门发挥了卫士作用。几年来,他拒绝接受的贿赂有80次,拒贿现金4520元,拒贿进口手表12块、高档打火机16个、高级香烟15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