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伦 男,193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中共党员,七机部一院一部11室工程师。1955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60年毕业后任国防部五院技术员,1972年在七机部一院工作。1977年被评为院学大庆标兵,1978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余梦伦热爱国防科研事业,参加工作近20年来,一直从事弹道式导弹的弹道设计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在过去仿制的基础之上,他对编制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弹道式导弹靶场使用射表,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并在飞行试验的实践中接受了考验。他通过大量的计算和方案分析比较,为我国第一代导弹在国内有效射程条件下进行飞行试验,选择出了适当的试验射程和试验方法,验证了一种提高弹头模拟量的正确方案,解决了飞行试验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研制我国第一代应用卫星中,为了提高运载工具的运载能力,他经过认真分析和仔细计算,打破了国外的“级间滑行”与“二次点火”常规,提出了在第二级主发动机关机后,游动发动机继续工作做小推力飞行的方案,以降低飞行中的能量损失,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这种新的飞行方案解决了重大的关键问题。1975年以来,采用这种方案和其他一些重要技术措施,成功地发射了5颗人造地球卫星。他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他在科研设计工作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同志们团结合作,服从工作需要,努力学习,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他在科研设计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重视总结经验。参加工作以来,共写出技术报告总结文件100多份。为我国国防尖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