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森 男,1916年出生,北京人,北京市大理石厂第二车间雕刻八级技工。1979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王树森是北京玉器厂的老艺人,从事玉雕行业50年。他9岁随父学艺,13岁干活,从小就酷爱玉雕艺术。玉雕艺术是一种高级艺术,它所用的原料珍贵,品种繁多,历来有“千样玛瑙万样玉”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曾在德义斋、马记华珍等玉器作坊做工学艺。为了雕刻玉骆驼,他就满城去找骆驼;为了雕刻玉马,他常去大车店对马进行观察;为了雕刻玉螳螂,他就远涉郊区去捕捉螳螂。为了丰富知识,他常去茶馆、书场听书,阅读大量的古典书籍。《东周列国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是他最爱读的书。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炼,终于练就了一手别具一格的玉雕技艺。他擅长雕刻各种罗汉、达摩、侍女、老头和男相人。塑造的人物以“怪”著称,设计巧妙,雕工细腻,堪称一绝,在玉器行业中名气较大,被人称为玉器四杰之一(俗称“四怪”)。1955年被评为玉器行业老艺人,1959年被聘为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展出他的作品《玛瑙水胆》,被人们称为全国工艺美术展览的明珠。1978年制作的一对“龙凤呈祥”的翡翠玉佩,以180万元人民币售出,再一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1979年,在他的精心指点下,北京玉器厂40余名艺人日夜奋战,完成了一件向国庆30周年献礼的大型工艺美术作品——《碧玉海》。这件产品重140公斤,长101厘米,宽75厘米,高31厘米,材料之大,质地之好,工艺之精湛,是近百年来罕见的稀世珍品。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对艺徒更是耐心指导,精心培养。他培养的几名艺徒,在玉雕方面也已技艺高超,各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