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年 男,1916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北京邮电学院教授。193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38年至1944年,在伪政府交通部第一区长途电话工务处任技术员、工程师;1949年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学院教授。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理事、名誉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编委会委员。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蔡长年是中国电子学家、教育家,中国开展信息论研究的先行者。作为北京邮电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组建北京邮电学院有线系,并历任有线系主任、副院长。他是开展中国信息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学会活动的先行者,重视信息论高等教育,1956年在国内首次开设《信息论》大学课程。在他及国内老一辈信息论学者的带领下,中国信息论研究队伍迅速成长,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重要新型学科领域的空白。1962年,他与汪润生合著中国第一部《信息论》著作,被当时很多高等学校选作研究生教材;它也是中国信息工作者的启蒙参考书,对中国信息论的研究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他重视信息论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1964年至1965年参加国家科研项目“6401”工程,领导组织研制了中国第一代600/1200比特/秒的数据传输设备,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数据传输研究骨干力量;20世纪70年代,与他人合作研制了中国第一部4800比特/秒回波调制数据传输设备;1978年,与同事合著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教材《数据传输原理》。他在语声信源理论、语声信号处理与识别等研究领域也做出重要贡献,培养了一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高端科技人才。1962年,他发起并组建了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专业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