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福棠 男,1899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北京儿童医院革委会主任、教授。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1936年任协和医院儿科主任,1942年创建北平市私立儿童医院;1944年至1952年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1951年至1955年将私立儿童医院献给国家,改称北京市第二儿童医院;1955年起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1950年至1981年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儿科杂志》总编辑。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诸福棠是中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著名儿科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年6月1日,在时任北京市长彭真等领导筹建下,新中国第一所大型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建成,诸福棠教授任首届院长直至1982年10月,后改任名誉院长。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进修期间,他就精心从事胎盘球蛋白预防小儿麻疹的研究,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儿童福音”。20世纪60年代,他又带领全国7家单位的儿童保健工作者共同研制麻疹减毒活疫苗,并推广至全国,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这一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他早在1937年就立志以中文编写一本中国的儿科专著。他在繁忙的医疗教学之余,广泛搜集材料,参考国外大量文献,并于1943年首版了《实用儿科学》。几十年间,他和同事们先后6次修订这本数百万字的巨著,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该书于1993年荣获首届全国国家级优秀图书一等奖;199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成果一等奖。诸福棠在1976年将他历年积累的稿费10余万元以党费的形式上交国家,并在医院建立了“公慈勤和奖”,以表彰为儿童医院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他从事儿科医疗和教育60多年,重视医德,关心病儿疾苦,在医疗、教育、科研、保健各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他一直关注北京儿童医院的发展和建设,亲自规划和描绘儿童医院的蓝图,毕生笔耕不辍,直至耄耋之年仍亲自领导《实用儿科学》第六版的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