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素英 女,1935年出生,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水产试验站技术员。历任北京市生产试验站技术员、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池塘养鱼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唐素英是水产育种养殖专家。她30多年间长期深入实际,忘我工作,不遗余力地献身北京水产养殖事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为北京市最先引入了团头鲂、罗非鱼和白鲫,在生产上不断推广应用,并主持了团头鲂、草鱼染色体和人工诱导异源四倍体的研究。她进行基因移植的研究和主持德国鲤及其杂交种的研究,培育出了生长快、产量高的杂交品种,受到生产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应用,特别是以鲤鱼为主亩产1500公斤的高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项成果根据池塘生态系统能量与转换规律、鲤鱼的营养需求,采用高密度投放大规格鱼种,同时配养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人工控制水质,研制全价颗粒饲料喂养的方法,解决了影响池塘高产的食物、氧气和代谢产物三大关键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大幅度地提高了池塘载鱼能力,创造出亩产1800~2500公斤全国静水池塘养鲤的最高纪录,形成了一整套池塘养鲤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建立了完整的工艺流程和饲养模式。该项成果在北京和“三北”地区推广后,鱼产量大大提高,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研究成果当时居全国的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机械化养鱼”科研项目也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唐素英参加的科研项目还有“北京郊区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大面积试验”,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她主持的获奖研究项目还包括“白鲫及其当年养成商品鱼的试验”,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