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心植 男,1919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朝阳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1937年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1940年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1942年后辗转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1946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参加工作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多家国内著名医院任职;1965年起在北京朝阳医院工作。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翁心植是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内科学家与呼吸病学家,对我国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在内科学多个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发现和诊断了国内首例高雪病;他创建的肝吸虫病抗原简易制备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在国内首次总结了白塞病的内科临床表现,在世界上第一次报道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损害,并提出结核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该病的发生原因之一;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雄性激素水平低下是老年男性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防治此病提出了新的思路;他组织进行的中国人体温调查,确定了中国成人正常体温范围;他作为主要领导者之一,组织全国肺心病防治协作研究,系统制订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肺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案,率先将肝素用于肺心病治疗;他牵头建立冠心病监护室(CCU)和肺心病监护室(RCU),在国内开展了危重症监护的早期实践。他善于诊治疑难杂症,其造诣达到代表当代临床医学水平的崇高境界,无数患者因他而重获新生。他是我国控制吸烟运动的开创者。他以对民族和人民健康的深切责任感,在国内最早倡导并艰苦推动控烟工作。翁心植是目光卓越的学科领导者与建设者,倡导和推动大内科医师培养体制建设。20世纪60年代,他在北京朝阳医院推动大内科学科建设;70年代,他开始呼吸学科建设,1978年建立北京市卫生局呼吸疾病研究室。曾承担10余种医学刊物的编辑工作,为推动学术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