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微平 男,1931年出生,吉林公主岭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助教。194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赵微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先后在西北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学院工作,从事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为北京市小麦生产出谋划策近20年。为了提高粮食产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政府提倡在郊区大面积开展种植丰产试验田活动。应北京市科技局请求,他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的几个老师接受了任务,在简陋条件下,改进和简化了土壤和作物养分测定方法,经过多次室内和田间实验,结果非常有效,精度可达几个PPM(百万分之一)。同时,他研究了小麦等作物需肥的养分指标和规律性,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施肥,以及施肥后土壤中养分变化的规律性,作物体内营养状况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技术性总结,两次出版了《土壤和作物养分的测定及施肥》一书。他曾为北京市农业技术干部多次开展“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学基础”讲座,也为郊区县开办过数十次测土施肥技术培训班和讲座,推动了全市农村的经济合理用肥与小麦产量的提高,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北京市重点产粮区通县农技推广站应用此方法,5年来116万亩麦田就增加经济效益1827.3万元,平均亩产增加22.3公斤,节省肥料2200多吨。他主要从事作物生理和植物基因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过多部专著。他所著的《土壤和作物养分的测定及施肥》(1975年)一书在指导小麦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并且在植物生理教学、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