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田 男,1920年出生,河北三河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宣武区修绱鞋综合加工厂党支部书记。1930年在北京鞋铺当学徒,1956年后在北京市第七修绱鞋合作社工作,1969年在宣武区综合修配二厂任厂长。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1977年先后2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张锡田工作积极肯干,完成任务好,曾连续被评为红旗手,是全社的生产标兵。从1956年到1963年的7年间,他不缺勤、不请假,没有休息一天。每天早上来上班,干到晚上九十点钟才下班,算起来已经超过2550天的工作日,被群众赞誉为“工作神人”。他在此期间修了21000多双鞋,没有一双返修,也没有一双超过定价收费。逢年过节时,门市放假休息,他让大家都回家休息,自己在单位值班。为了方便群众修鞋,他在门口摆上修鞋摊,立上“快修”小牌,方便了群众。他原来不会蹬修鞋的机器,但服从领导安排,刻苦钻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这一技能,修鞋的速度由每天50双提高到330双。他在业余时间和其他同志一起试制成功了“刷鞋擦油打亮电动机”,使手工操作由日刷30双提高到200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6倍多。他为群众修鞋不分分内分外,不论上班下班,只要群众需要,他总是及时修好。张锡田当厂长以后,仍然坚持到门市部去帮助修鞋。他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时常外出开会。每次外出开会,都要带上修鞋工具,为会场内外的群众义务修鞋。开会以后,又及时赶回厂里,把因为开会耽误的活计补回来。有时候,会议期间举行文艺晚会,他把票送给别人,自己回门市部修鞋。他有一辆自行车,平时放到门市部公用。领料送活、联系业务,大家都可以骑用。按规定可以领取补助费,但他一次也没有领过。门市部没有钟表,他自己花钱买,大家想听新闻和文艺节目,他掏钱买了收音机。张锡田的奉献精神受到了首都群众的广泛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