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楼 男,1914年出生,河北正定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工农兵医院(后恢复“北京同仁医院”名称)革委会副主任、教授。193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0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任职协和医院眼科;1946年后,历任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1959年创建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1978年任北京工农兵医院革委会副主任、教授。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张晓楼是中国眼科医学界的巨擘,是国内外声誉很高的著名眼科专家。他从事眼科事业半个世纪,尤其对沙眼的病原学研究有突出贡献。我国在沙眼衣原体领域所做的工作是迄今为止对世界眼科学的最大贡献。沙眼是眼科的常见病,而且致盲率最高,而沙眼的病原体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954年,他与汤飞凡教授合作研究沙眼病原体分离培养课题,经过上百次取材与试验,终于在1955年首次用鸡胚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他冒着失明危险,接种在自己的眼睛上亲自试验,然后从自己眼睛取材再次分离沙眼衣原体获得了成功,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为衣原体研究奠定了基础。1981年,被国际沙眼防治组织授予国际沙眼金质奖章。亚洲太平洋眼科学会为他颁发卓越工作奖状。几十年来,他在医疗、科研、教学和防盲事业中贡献突出,曾在国际和国内获奖几十次。他曾为毛泽东、胡志明等众多国内外领导人和国际友人看病,他也用相当多的时间深入基层为群众看病就医,解除病痛。他主持了《盖氏眼科学》的翻译工作。随后主编了《眼科手术学》《眼科学》等专著,发表过9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