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菲君 男,1941年出生,浙江平阳人,北京西城区光学仪器厂技术员。1948年至1960年在上海读书,1960年至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68年参加工作,在西城区光学仪器厂先后担任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等。曾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宋菲君是西城区光学仪器厂技术科的技术人员。多年来,他奋发图强,参与设计的多种光学仪器填补了此方面的国家空白。厂里没有独立设计的能力,产品主要仿制国内其他光学仪器厂或外国的产品。1973年,他参与设计的,也是厂里第一次设计、试制成功的糖度旋光仪,就填补了国家空白。座谈会上,听到同志们的称赞,他内心不平静了。因为检糖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物理光学仪器,这种手调的检糖仪国外早就普及,而我国才刚刚试制出来。他下决心要为我国光学事业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贡献力量。他和同事们一起设计、试制和投产了我国过去从没有的小型反射式光测弹性仪和数字式自动旋光仪。1978年上半年,还为毛主席纪念堂设计、试制成功了激光全息光测弹性仪成套设备,填补了我国物理光学仪器的空白。几年来,他参与的几个新产品设计,难度都比较大,例如自动旋光仪就打破了国外采用的调制方法,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电、光调制方案。激光全息光测弹性仪也采用了新技术,无论是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还是布局都不同于以往。因此,在设计、试制过程中会牵涉物理光学、电子线路和高等数学等许多知识领域。他所学的是物理光学专业,为了攻克实际工作中的难关,更为了能适应科技事业向高精尖发展的需要,他经常是白天紧张工作一天,晚上还要翻书本、找资料。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他外出开会、出差也都带着书,开会间隙和在出差的火车上、旅馆里也不放过看书的机会。为了能掌握和设计光、机、电三结合产品,他先后自学了电子技术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为了能及时了解国外科技动态,在原本掌握英、俄两国语言的基础上,又自学了日语,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创造了便利条件。在新产品的试制过程中,他也坚持到车间,跟班劳动,随时解决问题。在加工糖度旋光仪样机时,车间工时很紧,他和同事们一起主动到车间承担了三台样机的零件机加工任务。经过3个月的奋斗,零件加工出来,样机也装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