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聚 男,1939年出生,河北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公用局科研室技术员。历任天津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团支部书记、北京市市政系统四清工作队队员、北京市公用局科研室技术员、北京市煤气用具厂宣传干事、北京市公用局科研室技术员。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李聚参加了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燃气调压设备的研制,其中包括工业用液化石油气调压器、自力式煤气调压器等系列产品的研究。他主持了液化石油气采暖方式及其排放物对人体危害的研究,为北京市发展燃气采暖、减少和防止燃气燃烧排放物的危害奠定了技术基础。他负责组建了北京市第一个沼气应用设备研制小组,参与开发了北京地区第一代家用和食堂用沼气燃烧器具。1966年10月至1969年12月期间,他参与研制了YJ-10液化石油气减压器、1060型煤气调压器;作为主要研制人员,完成了YJ-20型液化石油气承压器、8045型煤气调压器样机的设计和研制。1974年1月至1975年12月,主持完成了“液化石油气采暖技术研究”课题,成果内容包括:红外线辐射器、燃气热风采暖炉、燃气热水采暖炉;在国内燃气行业中,首先开展了红外线采暖器对人眼的影响,采暖器排放物中NOx对人体的危害及NOx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该成果在北京和国内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和借鉴。1976年至1978年主持了沼气应用设备的研究,其中包括北京Ⅱ型、北京Ⅲ型民用沼气灶和食堂灶气灶具,并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编写了《沼气工艺学》第十章“沼气燃烧原理和燃烧器”、《沼气的燃烧及燃烧器》两部科普书籍,共约21.5万字,此外撰写了《液化石油气红外线辐射器及其烟气分析》《燃煤与燃气民用采暖烟气分析》等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