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有年 男,193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北京工业大学激光研究室教师。196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进入北京工业大学任教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曾获得北京市科技一等奖、河北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北京市第三届优秀发明银牌奖、全国第四届优秀发明铜牌奖等奖项。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华有年是我国高频技术领域专家。他承担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市科委下达的锑化铟单晶研制工作。他勇挑重担,在物资极端短缺的情况下,和同事们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深入工厂一线,和工人师傅一起进行技术革新,取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圆满完成了任务。他参加原油静电脱水研究,完成了自动控制的静电高压脱水设备,并在大庆和胜利油田推广使用,解决了我国出口原油含水率较高的老大难问题,使原油含水率从1%降低到0.2%,超过了国际水平。他先后研制出高频淬火设备、静电除焦油设备、原油静电脱水设备等生产中急需的设备。1975年因激光事业的发展,他按照学校的总体科研布局,放弃自己原来的课题研究,毫不犹豫地投入新的领域——高频技术。他研究的高频仿真技术,解决了杭州无线电厂、吴江电子厂等诸多器件生产厂长期未解决的难题。在教学工作中,他是投身三尺讲台的模范。他的学生都知道,他从来不使用现成的教材,而是经常把自己多年的科研经历讲给学生听。为了不耽误科研工作,他把备课时间放在夜晚和假日,甚至以校为家,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日积月累到学期末,他一个人的教学工作量常常是别人的两倍甚至更多。他坚守在热爱的科研教学一线,把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和科研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地工作,面对名利却很淡泊,组织上安排他去疗养,他辞谢了;让他出国考察,他把那个年代难得的考察机会让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