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其祥 男,1930年出生,江苏江都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一房屋修缮工程公司三处施工队队长。1950年在北京中直修建办事处当工人,后在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任工人、队长。曾当选为中共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万其祥时刻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1977年,他在玉泉山9楼施工时,为了保证工期,他吃住在现场。下大雨时,他冒着危险用身体顶住风勾墙,保证了任务的提前完成。那时候,土建修缮工程几乎都是用手工来完成的。他无论何时都抢重活、脏活干。有一次某外宾招待所的化粪池出水口堵塞,卫生间下水上溢,污水横流,恶气扑鼻而来。他得知此事后,顾不得刚干完活的疲劳,带上几名工人来到现场。他们来时走得急没带防护用具,要是回去取,又要耽误半天时间。他想这里住着外宾,不赶快解决问题,会影响祖国的声誉。他二话没说,打开化粪池井盖,毅然下去,污水溅得他满身满脸,他全然不顾,及时淘出了杂物,排除了故障。在场的人员无不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可他却谦虚地说:当祖国的客人有困难时,当祖国的荣誉受到影响时谁都会这么做。1955年,他在旧货市场上看到了一块手掌大的马蹄形的磁铁,他心想,工地上有不少丢掉的钉子、螺丝,要是用吸铁石吸起来该有多好呀,于是当即买下了这块磁铁。这一吸,就吸出了修建一公司的企业精神“马蹄铁精神”。全年共吸铁钉37公斤,使“马蹄铁精神”发扬光大,在班组中闪光。他有个绰号叫“老钱包”,这源于他为了国家和企业的财产特别“抠”。每个工程他都千方百计为国家节约原材料,几年来共起直钉子738斤;用旧锅炉拼成一台新锅炉,仅此一项为国家节约资金6万多元;利用旧柜新装,节约资金12万元;为其他多项工程精打细算,实地丈量,节约木料100立方米。他担任队长、书记等领导工作时,平均每年参加劳动164天,晚上还要家访、找职工谈心,多年来他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更是如此。有人问他:你一天到晚忙,究竟图啥?他说,我只想为国家多出一份力量。他在购置石料的过程中,厂家给他500元现金作为感谢费他坚决不要。从1980年到1986年,在他交纳的党费中有2896元是恢复奖金制度以来的全部奖金。从1982年起,他每年认购国库券500元。1988年云南发生地震时,他捐献了300元,支援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