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 男,1918年出生,上海人,北京中医学院京西矿区现场教学指导组组长,教授、中医内科专家。先后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热病教研室主任、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董建华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拜沪上名医严二陵为师。1957年,他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从事医学教研工作,主持编写《温病学讲义》《中医内科学》等教材,参加编写全国《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根据中医学特点,他提出中医学院校学生应早临床、多临床,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培养了一批既精通医理又有扎实临床技能的中医人才,为北京中医学院开创阶段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发挥了卓有成效的奠基作用。他尤擅长治疗脾胃病、温热病等,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学脾胃病论治理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其他系统疾病的辨证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创制了胃苏饮、胃痛宁、化瘀煎等系列胃病方剂和成药,疗效显著。在热病方面,他创立了外感病3期21候伤寒温病统一辨证纲领,认为中医治疗外感病既要注重透邪解毒,也要调整机体气血脏腑功能,临床上善于抓住病性、病位、病机,以轻宣透达、疏通气血为主要特点。对于肠病泻痢,他主要有5论:标本虚实论、气血两调论、温清并用论、润燥相济论和通涩结合论。作为国家医学专家,他还专程为菲律宾、喀麦隆等国的国家元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医疗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