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领俊 女,1929年出生,河北定州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三十中学语文教师。195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在兰州工农速中当教师,1955年在北京市第三十中学当教师。曾当选为北京市西城区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被评为西城区中学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郎领俊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国文系,后进入教育系统工作。1952年,北京市政府全面接管学校,将“京师私立山东中学”更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中学”,设初中部和高中部,她成为该校语文教师,带领同事们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她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工作较好,打破了语文教学中的常规。在提高阅读能力上,她能够注意钻研课文,领会内容,大力挖掘语言因素,总是自己先从细微的描写、形象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的词语中深入领会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去思考,最后分析课文。通过讲述课文和词语,她把学生引导到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中,使学生领会了内容,也受到了教育。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她打破了过去批改作文的陈规,对学生作文采取面批并不限次数的做法。在仔细阅读学生作文后,找出主要问题,当面给学生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对此很满意,这样做既达到批改的目的,又交流了思想,密切了师生关系。学生能通过作文比较全面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绝大多数学生作文上的主要缺点得到了解决,学生对文学课发生较大兴趣,成绩提高很快。为了巩固作文的效果,她还采用了分别布置作业的办法,加上有教师个别辅导,使学生通过作业改正了缺点,取得了进步,作文质量显著提高。郎领俊在担任教研组组长的工作中,积极向校外学习,带动了全组工作。她在语文教学领域建树颇高,20世纪60年代曾多次参加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工作,并受邀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教学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