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华 男,1910年出生,福建古田人,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历史系副主任。先后在云南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工作。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林耀华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以文学体裁撰写《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他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做了缜密考察,完成对凉山社会的首次系统研究,促进了中国民族学界形成田野调查范式,并写出代表作《凉山彝家》一书。后来他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他多次深入藏区、东蒙草原及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居住地,进行民族工作和学术考察,参加并领导了对云南省诸少数民族的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担任《辞海》编委会委员兼分科主编及民族问题5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他应用人类学知识为新中国服务,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起源论研究,其著作《从猿到人的研究》使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转到新的方向。他主编的《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草案)通过高等教育部审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该书内容侧重中国,兼顾世界,是目前中国阐述原始社会史最为详尽的一部学术著作。他致力于原始社会史和民族学的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多年,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员,为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他的许多民族学论文辑成《民族学研究》一书,对原始社会史分期、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民族学研究方向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其学术成就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