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 女,1901年出生,福建思明州(现福建省厦门市)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1911年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后留校任教,192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毕业,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后被留在协和医院当住院医师,1939年去美国进修,后被美国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林巧稚是我国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出身于厦门市鼓浪屿一个教员家庭里,自幼跟随从事教学和英文翻译的父亲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1948年到协和医院工作,还把她的学生一起带到了协和医院妇产科。20世纪30年代初,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器疾病进行研究;40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的研究;50年代她提出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1959年她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科学院首届当选的唯一女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医学组成员、中央技术管理局发明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学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社总编辑,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考试委员会委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