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才 男,1923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石油学院测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他先后在玉门油矿电测站、西安西北石油地质局、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工作,从技术员干起,逐步成长为测井教研室主任、勘探系主任。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王曰才是我国著名石油地球物理测井专家、石油教育专家,石油地球物理测井工程专业和教育创建者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46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采矿系,同年9月在该校物理探矿研究室读研究生。他为了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1947年年底回国。1948年起,他在台湾苗栗油矿实习,后在玉门油矿使用一台从台湾运来的电动绞车和电缆进行测井,开始了石油地球物理测井生产、研究和教育生涯。他是新中国石油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从原始的手工操作到计算机控制逐步发展进步的见证人和实践者,也是我国石油地球物理测井专业教育的奠基人。在几十年的石油测井生涯中,他和刘永年一起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电测站,研制出的“测井电模型”提高了油层的判断准确率,获得石油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954年,石油工业部根据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北京石油学院创建第一个石油测井工程专业,学校把创建测井教研室、开设测井专业课的重担交给刚来不久的王曰才。当时国内没有专门的测井专业,在大学建立测井专业在我国是头一次,面临的问题很多:一缺师资,二无教材,三无实验室。但是他不畏困难,勇挑重担,和同事们完成了组织交予的任务,专业课除了放射性测井这一门课由另一位教师讲授外,其他的几乎全由他“承包”,他还建立起实验室,并且编写出《矿场地球物理方法及仪器设备》《电法测井》《非电法测井》《测井资料综合地质解释》等教材。测井专业建立后,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测井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