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华轩 男,1902年出生,河北冀县(现河北市冀州区)人,北京象牙雕刻厂老艺人、技术研究室副主任。1916年在北京做木活牙雕,1952年年底参加北京市象牙生产合作社,1953年当选监事主任、理事委员等职,1955年出席北京市手工业先进生产者会议,同年被聘为区政协委员。1956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任专家,1958年在北京象牙雕刻厂工作,1958年获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奖励,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崔华轩一贯表现积极,思想进步,热心教导艺徒。他身怀绝技但不满足,经常钻研技术,仅最近两三年创造反映民族生活的《吹号人》《手鼓牛》《张羽煮海》等作品30余件,为象牙雕刻反映现实生活起了示范作用。他热情耐心传授技术,使徒工们迅速掌握了特种工艺的技能,第一批学员仅学了1年零11个月,即达到五六年工人的技术水平。1956年10月,他受组织委派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当专家。在蒙古2年时间内,他表现非常积极,克服了生活上、风俗上、语言上的各种困难。一次因不慎摔伤了手脚,因怕家属和国家惦念,伤愈后才告知他们。他积极创造了一些新品种、新花样,还为蒙古培养了一批徒弟,3年任务提前1年完成了,深得蒙古人民共和国方面的赞扬。他思想解放,1958年10月,以他为首的其他几位老技工共同创造了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大型作品《跃进龙舟》。这个作品要求艺术精湛,过去从未生产过。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到名胜古迹参观,寻找参考资料。为了设计龙舟的楼台,他曾3次跑到颐和园去参观石舫的结构。由于采取了边设计、边研究、边制作、边征求意见的方法,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959年7月完成了这件作品。从开始设计到全部完成仅用了10个月时间,较原计划提前了2个半月。这件长达61寸、高31寸的《跃进龙舟》,受到郭沫若同志的好评,并题词“乘风破浪”。现在这件作品已保存于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国家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