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恩山 男,满族,1929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第一机床厂成批车间六级刨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自来水公司做工,1949年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作。1956年至1959年连续4年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常恩山1950年年底做学徒,半年后转正。从1951年到1956年的时间里,没有出过废品,也没发生过机器事故。1956年做调整工,他改进工卡具70多项,解决了许多重大关键问题。他参加工作10年来,每年都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他的70多项技术改进中,有20多项是解决生产关键的重大改进。万能铣刨工作台效率低、质量差,影响商品出厂。他日夜琢磨20多天时间,想出了改胆具多卡活的方法。原用螺丝压板,每次崩卡4件,还保证不了质量。改进后每次崩卡6件,保证了质量,提高效率50%。1958年8月,厂里生产任务紧张,但是刨升降台的效率低,影响了国家计划的完成。当时领导很着急,要他研究改进刨升降台的胎具。因为生产紧张,没有料,没有人,困难很多。他利用周末休假期间,搞技术革新,组织大家想办法,从废料堆里找到70条废螺丝、20块垫铁,在大伙儿的帮助下,利用3个废床身胎具,改成了一套刨升降台的胎具。由一次卡一件改为3件,提高效率2倍多。1959年8月,3号万能铣的任务大增,粗镗跟不上,而003镗床只能镗2号万能铣。他与技术人员合作改了一个胎具,使003镗床由能镗2号也能镗3号,变成了一台联合镗床。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改做调整工后,工资由计件改为计时,收入减少很多,他都无条件服从工作调动。1958年年底“大跃进”期间,他不分白天黑夜,与宋文玉研究改进了3个刨床身的胎具,解决了重大关键问题。大件工段计划日产8台,要求每天出12个,现在每天只能出8个。领导派他回去,他经过研究认为:问题是三班配合得不够好,上下活时间过长。他带头苦干巧干,帮助其他班工人改进操作,最后达到日产20个,使全车间超额完成了日产8台的“跃进”计划。车间13台大刨车,他都干过并熟悉每台设备情况,使设备少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