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生 男,1931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生产资料经营处采购员。1954年6月在北京市东郊供销社当售货员、采购员。1958年、1959年2次被评为北京市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赵长生的工作是: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分配的机械指标,组织配件货源和机械配套,供应郊区农业生产。1959年年初,市委计划扩大郊区蔬菜播种面积128.6万亩,比1958年增加142%。各郊区迫切要求排灌机械。当时中央未下达1959年度各省市排灌机械生产与销售指标,各工厂也不接受订货,而库存机械又早已售完。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向领导汇报,另一方面到工厂车间挖掘货源潜力,从618厂购进去年超产的6台锅炉机。他通过主动了解工厂生产能力及农村对机械需要的情况,为安排机械附件的生产及签订订货合同奠定了基础。中央第一次分配本市动力机械25000马力指标下达后,马上就可组织订货。过去需要三四个星期时间才能把所有合同与工厂订下来,这次只用了一周时间,有力地支援了郊区农民扩大蔬菜生产和春灌小麦。中央有关部门召开第二次机电产品订货会议,分配本市排灌机械大部分是工厂已生产出来的产品,但产品规格不完全适合。他积极组织全组同志彻夜与有关单位研究,及时与上海、天津等地工厂突击订货,在半月内订妥郊区所需各种规格的电动机、变压器、橡皮线、磁力起动机,满足了郊区安装电机的需要。在组织配套工作中,发现缺少皮带轮2000余个,生产这些皮带轮需铸铁50吨。当时铸铁原料紧张,短期解决不了。他与工厂密切协作研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铸铁40余吨,克服了皮带轮产生缺乏原料的困难。由于他精打细算合理利用物资,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原料,还及时完成了机械配套任务。截至6月底,已装配成套排灌机械3578台,占全部排灌机械货源的92%。1959年第二季度,宣武电机厂、同益水泵厂在生产变压器及水泵时缺少螺钉。他立即清查仓库螺钉,抽出螺钉主动支援两个工厂,解决了工厂急需。